
不能忘记的摄影师任俊峰
王继才
1890年,吉林府修建委员赵敦诚在磨盘山脚下主持修建了48间青砖灰瓦的建筑——磨盘山衙署。1893年,吉林府派委员赵仙瀛主持修建了一座美丽的砖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辽宁省沿海一带的百姓,为避战乱,纷纷背井离乡。在复县的逃难人群中有任姓一家哥仨,挑担步行千里来到了磨盘山东南方的小椅山屯落户,他们祖辈以锡匠为业,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家中有了积蓄,任俊峰的父亲来到磨盘山城里干起了老本行。1901年,任俊峰出生,他小时候读了几年书,为了生活,他和父亲学了锡匠手艺。20世纪20年代,照相技术传人磐石县,“九一八”事变前夕,他学会了照相技术,之后,购买一台照相机,在南城墙外为百姓们照快像。在几年的摄影过程中,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把磐石县城的面貌拍摄下来,空闲时间他拍摄了很多磐石城的街景和人们生活的珍贵影像,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日本侵略军侵略磐石的罪证,如文庙房盖上日本守备队搭建的瞭望台、日军轰炸后的天主教堂残缺不全的钟楼、日本宪兵队在城墙外架设的铁丝网等,以及抗日义勇军攻打磐石的场面。日本侵略军看到他拍照,怀疑他是特务,对他严刑拷打,但是他还是偷偷保存了磐石县城很多珍贵的照片。由于上述原因,他弃掉了摄影业。又办了一个租书店,以租借小说和连环画为业。至今在磐石市内有很多五十岁以上的人,一提租“画本”的老任头,很多人都认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造反派和红卫兵揪斗、游街、抄家,收走了很多珍贵照片和古籍善本,最后这些东西石沉大海。但是他还冒着危险保存了他拍摄的磐石城的珍贵历史照片。1983年,县史志办找到他征集史料,他毫无保留地把珍藏的三十余张照片,无偿献给了史志部门。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日本侵略者轰炸磐石县的悲惨场面,以及昔日磨盘山砖城的壮丽景观和民国时期店铺林立的磐石市街景象,便是他记录下来的。
1984年,他因病去世,享年83岁。
-------------文章节选自《磨盘山往事》